close

  10月26日,文化部公佈了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音樂、舞蹈、戲劇、曲藝4門類獲獎作品名單,廣東省15個節目喜獲作品類“群星獎”商務中心,名列全國第二。同時,廣東省還有4個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榮獲項目獎、3名個人榮獲“群文之星”稱號。
  其實,廣東省自咖啡機從第七屆“群星獎”開始至今,已經連續10屆名列前茅了,這次取得好成績也並非偶然,而是長期重視群眾文化創作的結果:從1986年開始,廣東每3年就會在全省的業餘文藝愛好者中聘任“業餘編劇家”,這在全國是首創。近年來,我省各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結合地方特色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並通過“政府出一點、社區出一點、企業出一點”等市場化運作方式取得突出成效。
  公共文景觀設計化服務??
  群眾文化活抗癌食物動獲獎
  “群星獎”是文化部為繁榮群眾文藝創作,促進社會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全國社會文化藝術最高政府獎,每三年舉辦一屆,分音樂、合唱、舞蹈、戲劇、曲藝,以及項目、群文當鋪之星(個人)等類別。本屆“群星獎”,我省共有22個節目入圍決賽,入圍節目在題材上註重挖掘嶺南特有的文化資源,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經過激烈角逐,廣東15個節目最後獲得“群星獎”。其中,合唱類全國10個獎項廣東就占了3席,分別是廣州市小海燕合唱團,中山市合唱團,廣州市花都區合唱團。
  值得註意的是,項目類“群星獎”和“群文之星”的評選是本屆“群星獎”的一大亮點,涵蓋演出、展覽、講座、培訓、流動服務、民俗活動、文化藝術節、數字信息服務等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和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強化了在評價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的激勵作用。這次評選,廣州市“羊城之夏”群眾文化系列活動、佛山市“尋夢佛山”異地務工人員子女文化夏令營、深圳市群眾藝術館公益培訓、東莞市“越唱越紅”歌唱大賽等4個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榮獲項目類群星獎,東莞市長安鎮宣教文體局黃曉麗、深圳市羅湖區文化館符史安、廣州市蘿崗區文化與博物館謝榮波等3人榮獲“群文之星”稱號。
  培養創作隊伍??
  打工妹成特聘編劇家
  廣東自第七屆“群星獎”開始至今,已經連續10屆名列前茅,這次取得好成績也並非偶然,而是長久以來重視群眾文化創作的結果。
  早從1980年開始,我省就開始堅持每年一次的作品評選,據悉,今年通過鎮、縣、市級把關再送到省里的新作品就超過500件,包括作詞、作曲、戲劇(曲藝)台本、舞蹈等。另外,廣東省三大藝術花會涵蓋了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少兒藝術3個門類,每年一屆,3類輪流舉辦,這一傳統從1986年開始,至今已有27年,從來沒間斷過,“為了提高基層創作和排練的積極性,我們專門設置了比賽,以展示這一類別3年來的創作成果。”
  我省從1986年開始每3年就會在全省範圍內的業餘文藝愛好者中聘任“業餘編劇家”,這在全國是首創。根據業餘編劇家創作的數量、成績,省里每年聘任8名作者,涉及文學、音樂、舞蹈等門類,每月不僅有200元—300元的創作津貼,每年還可參與省里組織的採風、觀摩活動。
  來自深圳的“打工妹”秦錦屏因頻頻投稿被聘任《荔風》雜誌執行主編。“她是個高產作者,是個集編、導、演、主持等於一身的多面手。”省文化廳公共文化處處長唐國華介紹說。2008年,福田區政府將她作為“特殊人才”破格正式調入,成為有正式編製的文化館專職創作員,如今她已是省文學院簽約作家、省文化廳特聘編劇家。
  “在全省,通過聘任‘業餘編劇家’,我們集中一大批創作核心人才,在此基礎上每年還會培養60—80人的重點作者,通過給他們訂閱《廣東藝術》、《廣東社會文化》等雜誌,把作者聚在一起,讓他們有歸屬感。省文化館還組建了一支青年作者隊伍,匯成重點作者網絡。如此一來,3個層次的人才都能各司其職、相互切磋。”唐國華說,對於創作人才、演出人才的積累,全省各市區都相當積極,有的甚至去外地“挖牆腳”,“這些人來到廣東後都很敬業,這裡有包容的環境、不排外,大家幹得很歡,甚至會自己倒貼錢投入工作,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各地也紛紛出台了一些獎勵和激烈措施,比如外來工可以‘入戶’、在工廠可以有晉升機會,獲得大獎的個人甚至可以拿10萬元獎金。”
  文化特色品牌??
  外來工特色文化活動“越唱越紅”
  東莞長安鎮格外引人註目,今年這個鎮的少兒舞蹈《學軍》代表廣東參加了頒獎晚會演出,還有《自古英雄出少年》和《小小冠軍夢》兩支少兒舞蹈隊出戰第七屆CCTV全國電視舞蹈大賽少兒組總決賽,全國僅有12個節目進入該項賽事的少兒組決賽。而鎮宣教文體局黃曉麗還榮獲了“群文之星”的稱號。一個鎮獲得如此多獎項和成績,著實令人好奇。
  長安鎮有10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作為一名外來人員,她能夠從外來務工人員的角度去瞭解他們的需求。在她的策划下,“外來員工溫馨之家”、的“魅力新莞人相約在長安”、“文化關愛·情暖女工”等活動都開展起來。
  珠三角各地都通過結合特色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比如東莞塘廈鎮結合自己的農民工特色所舉辦的歌唱大賽“越唱越紅”(現改名“同飲一江水”),在得到省領導批示後在全省9大城市推廣,從一個鎮的活動變成一個全省的品牌。“越唱越紅”歌唱大賽堅持“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原則,採取“政府出一點、社區出一點、企業出一點”等多方結合的市場化運作方式,如今已成功舉辦6屆,參賽人數高達1.5萬人,直接受惠人數近300多萬人次。為了表彰這類群文活動,文化部今年特別授予其“項目類”獎項。目前,新一屆比賽正在進行中,11月將舉行季賽、決賽。“省里每年會扶植四五十個文化特色品牌,平均每個市都有1到2個,比如揭陽的‘村村樂起來’、梅州的‘客家山歌擂臺賽’、廣州‘羊城之夏’等,這些活動在周邊區域廣為人知。”唐國華告訴記者。南方日報記者 周豫  (原標題:粵15節目獲群星獎居全國第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p26gpdvf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